過去到現在,台灣每每在引進外國強勢文化的商業內容之後,自己所出品相對應的東西都被打的很慘,各行各業都一樣,不勝枚舉,這個時候我們國內就興起了一種復興本土文化的念頭,每一種東西都要講求本土化,尤其是由政府主導推廣的案子特別明顯,那麼大家突然問起自己一個問題,本土是什麼?台灣特色是什麼?我因為都住在北部,不像南部的人,大家都講台語,那麼他們應該比較本土,閩南語,閩南文化感覺上就比較本土,可是我從小到大內心總有一種感覺,就是本土的東西比較"俗",我的父親是外省人,母親是本省人,所以外省與本省的特色我都多少了解一些,小時候講台語及國語,所以現在是個雙聲帶,我想以我自己的個人體驗來看這個本土的問題。
我以從小到大的生活經驗來看,有一種台灣的東西就是不行,就是比別的國家做的東西差的印象,一旦有美國的東西進口,日本的東西進口,總是令我目瞪口呆,嚮往不已,心中有總一種太棒了,這就是我想擁有的東西的那種感覺,年少十幾歲的某一天,我看到了來自日本的動畫雜誌,又在某一天我聽到了來自日本的卡通歌曲,這兩件事造就了我到今天與動漫的關係持續不斷的原因,我的內心的那種衝擊,大到了影響了我的一生的志向,我有一種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東西,在我生活中的台灣根本生出不這樣東西的感覺,一個來自外國的文化怎麼會和我的內心渴求可以如此契合,太不可思議了!
再談另外一個關於美的事情,過去的台灣人都在努力的打拼過日子,可能沒有那種空閒去欣賞美,美是有錢人的事,因此搞美不美這種東西好像太奢侈了,是不道德的事,從穿著到用品樣樣都很純樸,舉一些我個人親身的例子來說好了,我在學生時代的頭髮理的都是小平頭,念到大安高工的時候,有一天外校來本校參觀,可來的日本的職業學校,這下可有趣了,大家都跑出來看,不看還好,一看不得了,每個學生都是長頭髮,和我從日本偶像雜誌看到的一樣,男生又帥女生又美,我的印象中有幾位本班比較愛美的同學立刻躲了起來,原因是他們不想被外人看到自己理平頭的拙樣。還有一件事就是每次到了要測驗的時候,老師要加課輔,第一個被犧牲的就是美術課及音樂課,可見有關於美的學問傳承是最不受重視的一環。
沒有美就沒有品味,沒有品味就不會堅持,做不出好看的東西,只要俗又大碗就好,大家都在差不多先生與馬虎小姐的日子裡一天一天的過下去,原生的美我們沒有,那種來自歷史的美,我們沒有傳承到多少,而外來的美我們只能羨慕也模仿些皮毛,有一件事最能反應到這種現象,那就是台灣代工業的發達,蓋工廠做產品是我們最內行的,但看看這幾十年來台灣的代工從興盛走向衰敗,一本iphone的成本分析書中讓我們深刻的了解到做代工的利潤比例少到了什麼可憐的程度,因此社會上才興起了要做自己的品牌,全面提昇設計力,培養設計人才這件事,我們對美的忽視終於得到了報應,可是又不得不讓產業永續生存,產業要生級,唯一的方向就是做品牌,由自己主導設計產品最源頭的開始,這樣才能真正的經營出一個能進出世界的事業,立足天下,但…有那麼容易嗎?
台灣其實有很多題材可以去尋找,做為創作的材料,但台灣的內部市場太小,這些由本土誕生的東西,到了外國能吃的開嗎?還是我們只能做給自己爽,真正好的內涵的東西必需放諸四海皆準,這種價值才是真的價值,一旦產業賺到錢後,才有後續的發展,理想再祟高,創意再偉大,最終都會因不賣作引發的財務問題給拖垮,沒有辨法生活吃飯,還談什麼發展,電影也好,動畫漫畫都是一樣,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一些台灣的人材在國外發光發熱,我們就會說其實台灣相對產業的水準也沒那麼差,還是能夠產出這樣的人材來,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這樣解讀,就好像買大透樂似的,不管有數十萬人沒中頭獎,但最終總是會出現一個領到頭獎獎金的人,台灣二千三百萬人,以機率來講總會出現一個國際大導演,國際服裝設計大師,國際超級馬拉松運動員,國際職棒選手等等等,這道理是一樣的,但不能說我們的產業就能和外國相題並論,不願承認自己有多爛,就無法看清自己去真正成長,我們台灣出生的人和外國人比較起來,智商並不會比別人差,但為什麼到了國外就能大展手腳,崢嶸國際呢?那是因為做事情的心態不同,方法不同,當然市場也不同,有好的本事的人在台灣沒有舞台可以發揮,也沒有伯樂懂得欣賞,李敖大師曾經在自己的電視節目中談到「與子偕小」這個概念,就是因為台灣這麼小,把他的格局弄小了,以他的智識與能力,可以在更大的地方去發光發熱。
最近看導演候孝賢接受陳文茜的專訪中明確指出的市場的這個問題,也就是,做任何東西(電影或任何文化產物),你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台灣,必需要以中港台(十幾億人)這個大中華的市場都能共通接受的東西為基準來衡量你的東西可不可行,不行而硬要做的話最終又會回到不賣作的結論,賺不到錢,無以為繼,說簡單一點,想像一下你在你的位於台灣小型工作室中辛苦做出的東西,先思考一下你的客戶,同樣年齡層但住在北京的人是不是會買你的帳,用這種層級的思考來做的話,成功的機會很大,現在網路的發展太快了,國界早就不是問題了,我舉一個真正的例子來說,我最欣賞的一個漫畫家叫做叶精作,他是畫成人劇畫的畫家,他的最大與別人不同之處是他用了最新的軟硬體(Photoshop等)來表現他的作畫過程,有出過書,每一本我都有買,並把過程完全公開出來,在書上秀出來而鉅細靡遺,現在因為網路的關係,他把這些過程都公開放在他日本的部落格中,但因為是日本的部落格,傳播力量不夠,最近他又把東西放到新的媒體上,也就是Facebook及Pinterest上而引起來巨大的回響,你知道嗎,他說讓大吃一驚的是有一大部份的新加坡人與他在FB上有回應,結果當然是要用英文來感謝一下。
科技使世界變小變快了,不用擔心你的東西不好,只要放上網路然後再去擔心你的東西是不是放諸四海皆準就好了,講個笑話,不能只有周遭的人笑,同樣講個故事則必需讓世界上的人都看得懂聽得懂才行,這種思維是現代創作人的基本認知,在這個前題之下,本土不本土根本不重要了,什麼題材都可以,至於要如何讓地球人都能接受並愛你的東西就看你如何去詮釋你自己的東西了。假如硬要我說出本篇文章的重點:台灣的本土特色是什麼?我會說它是一個沒有鮮明特色的綜合體,把各國的優點全部放進來混合在一起攪一攪,這就是台灣的特色了,您認同嗎?
感謝您花時間看完本篇文章,以上純屬我個人意見。
留言列表